前兩天星期五的下午,我在尖東科學館開講「『數(獨)多酷』原來也可以咁玩」,出席人數比我預期的人少。同樣的一個活動,四年前出席人數多四五倍。玆留下現場照片一張,並作工作檢討。
(1),相隔三年多的同是一個“科學節”講座,人數明顯減少了,似乎第一個原因是科學館的規格同樣是縮水了。三年前的舉辦日期是一個月,如今是一周,因此聲勢大減,我這個講座對應減縮,自然不過的事。
(2),另一個是今年講課日子選中學生復活節的假期中,以現時市況和北上情況夾擊之下,甚麼人是鐵客不易圈定。
(3),對也是今天剛搞完的頒獎禮,顯然是不相稱。最合理的解釋是兩個節目我們施開下去的籌組力量有偏頗:這個我社得承認,頒獎禮陣仗,全力以赴,講座的準備,認知不足(甚麼來客跟講題有關、跟宣傳有關),實在出現了鬆弛的現象。
(4),不能輕視講題宣傳的失誤,這題目不宜給“初哥”即小孩子講,對象是尋求突破的老手去啟思切磋,但老手要上班,就有待周六才是好日子!然而,當日五六歲孩子的出席率竟足45至50%,所以,廣告不夠詳細。
(5),倒是發覺,一半觀眾竟是幼兒這點值得分析。我社應該掌握時機,為這批有興趣的小孩子提供暑期“唯一邏輯思維”啟蒙班。
(6),和部分社內高層幹員探討了一下,只要我願意負起,社內意見肯定它對學生學習認知有大大好處;我則傾向於尋覓社會上有否志同道合的合作。
原圖:作者提供
文章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報立場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