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劇中,不乏警察與大狀擦出火花的畫面,有時是對簿公堂的對手,有時則是檢控或者辯護的盟友;而在現實中,有一位執業大律師,在法庭上穿上假髮與黑袍的「戰衣」,公餘時則換上警察制服,一人分飾兩角,守護他所愛的社區。他就是今期《警聲》的主角:紹軒。
《警聲》這樣形容紹軒:「這份獨特的『雙面』人生,源於一個重燃的警察夢。」紹軒表示自幼是警粉,愛看偵探推理小說,總會幻想化身探員伸張正義。以往他因體能未達標而一度放下加入警隊的理想,但他發現法律工作與刑事調查密不可分,於是努力當上大狀。
隨著與警務人員的頻繁接觸,紹軒深深明白到警務工作的意義與挑戰,「警魂」重新燃點,去年遂在好友鼓勵下投考輔警,今年5月畢業,派駐北角分區。於是,脫下律師袍後,他便化身為穿梭於北角街頭的社區守護者。
由盤問證人的大狀,變成以警察身分站上證人席,讓紹軒感受很深,令他了解到作為第一線警察,要達到律師完美標準,完成蒐證、處理案件的工作,難度有多高。
報道提到,警察公共關係部早前收到一個獲表揚的「好警察故事」,主角正是紹軒。故事是這樣的:當時紹軒正在處理一對老夫婦因樓上單位長期滲水未獲解決的糾紛報案,紹軒運用專業知識,指引這對老夫婦向滲水投訴調查聯合辦事處求助,並建議他們申請具有法律效力的「妨擾事故通知」,以法律途徑解決多年來困擾他們的難題。紹軒直言,能夠把所學的法律知識應用到最前線,直接幫助市民,「那種滿足感難以言喻」。
不過,滿足感以外,紹軒也感受過無助及悲痛。他在處理一宗女童自殺案件時,負責為家屬錄口供。他坦言,因為職業原因,在法庭上看到犯人定罪入獄、家屬分離等等畫面,本已有所麻木,惟這宗案件令他徹底明白到,「無論是大狀還是警察,我們手中處理的從來不只是一份檔案、一宗案件,而是一個個真實的人生,甚至是他人生命的轉折點」。這一段經歷使令他堅信「法理情」缺一不可:「在堅守法理的同時,必須懷抱同理心,真心實意地為市民服務。」
各行各業的熱心人活用自身餘閒,用不同界別的經驗,為香港市民服務,就是輔警設立的重要意義。紹軒將自己的專業,結合到輔警工作上,正是當中理想的典型。感謝你為社會出力!也期待有更多像紹軒一樣的人,投身輔警行列,貢獻社會!
原圖:《警聲》圖片
https://www.police.gov.hk/offbeat/1285/chi/index.html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