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病是福,反而多了時間去重讀書櫃內的藏書,當看到「青文書屋」四個字,往事總如煙!
一本絕版良久的書再次出現眼前,因為曾經翻閱太多,我要重新用膠漿釘裝一次!陪伴我頗長的一本書就是《顧西蒙的信──譚國基與丘世文鴻雁十七年》,「顧西蒙」是丘世文先生在八十年代其中的一個筆名,當年,一名在美國行醫的讀者譚國基醫生寫信予作者之後,他倆惺惺相惜,亦成為摰友,最難得就是他倆用了現代人早已棄用的通訊方式,以書信溝通!書中所載盡是一位真正博學的文化人與摯友的鴻文,既有委婉的筆觸,亦有對世界文明及中華文化的精湛觀點!
雁行折翼,無語問蒼天,丘世文先生已在1998年10月辭世,香港的確少了一位文化人!能在某一個階段,透過丘先生的文字與筆觸去感悟人生,真是感恩和豐盛的片段!
在2000年這書出版的時間,看到丘氏兄弟在1996年5月的書信,謹引述如下: 「至於目前正業與全職寫作間取捨,實屬重大抉擇,應多作長遠打算而行之。《明報》之前景如何?(九七後將會予以專欄作家多少寫作自由度?)每天一則專欄,字數雖不是問題,但要言之有物,擲地有聲……」(出自丘自強之函件,書中22頁)
今時今日,當重讀此文,感慨大矣!若今天有人懷疑回歸之後報界的自由度,我想絕大部份正常的市民都不可能否認,報界今日享有的自由度遠高於殖民統治的年代,今日的文化人不但肆意批評政府,無所懼怕,即使是謬論,甚至是瘋人瘋語,也總有傳媒刊載,連「日月報」的報格亦大幅度改變,至少,不再是最有「公信力」的報紙。那一年的存疑,今天變成事實,乃是作家的內涵矣!又豈會是自由度?
當自詡為文化人的藝員公然否定哲道行者對今天政局的評論,又聲言這位偶像級的哲道行者已經與反民主的特區官員同氣連枝,沆瀣一氣!這位藝員就應該要反思:為何一位真正的文化人都要站出來說一句真知灼見,更是暮鼓晨鐘般的警告!假如只是抱殘守缺,動輒認為心目中的民主與自由是垂手可得,但從不考慮現實的限制,就是愚不可及!
肆意去批評一位從來都是獨來獨往、不求聞達的學者,從而換取網民掌聲的人怎可能是真正的文化人!中大竟然出此學生,更是丟臉!
恰恰如自稱為 schorarism拙劣的青少年犯人,也會是學者嗎?一群潑猴矣!
圖:書之驛站
https://yvonnefrank.wordpress.com/2011/03/11/%E9%9D%92%E6%96%87%E6%9B%BF%E4%B8%98%E4%B8%96%E6%96%87%E5%87%BA%E7%9A%84%E5%B9%BE%E6%9C%AC%E6%9B%B8%E7%B5%82%E6%96%BC%E6%89%BE%E9%BD%8A%E4%BA%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