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同慶的日子,捧著禮物就擁有歡笑?或停下步伐,觸摸香港社會更多的傷痕。
昨晚在港鐵站,迎來四日長假的市民面帶喜悅,熙來攘往,久慧看到一位衣裳襤褸的駝背伯伯,繁華中呆站在便利店的貨架前,看著一排排麵包咽口水,輕抬手想觸摸下麵包的新鮮度,又恐按壞了影響賣相,讓店家難做。
趕時間的久慧想想自己也沒那麼急,不就是約朋友吃飯說些無聊事而已,駐足看看伯伯,寒冬聊表關懷,更有意義。
誰人伸手扶老送暖?
便利店裡紅紅綠綠的聖誕賀年禮品與伯伯彷如隔世,老花的眼睛只能湊近點,再湊近點,才能看清麵包的價錢,仔細看好了,嘴裡還默念一次,唯恐搞錯了。這才伸手進口袋裡,摸出一把散銀,仔細數著,往來數次,就怕數錯。是不夠錢嗎?還是在想多加幾個銅板,買個有餡好味些的麵包呢?
銅板從何而來,是拾荒得來的嗎?那麼零碎,一毫兩毫,聚在一起,卻只能換得半飽不飽的麵包,這就是老人家您的聖誕大餐嗎?一個不慎,竟然掉落兩個毫子,老人連忙彎腰拾撿,或腰骨已勞損到彎曲困難,久慧只看到那駝到無可再駝的背完全支撐不住伯伯的頭,一起俯向地面,或像是藏傳佛教的五體投地,卻在香港的港鐵站,為了兩個銅板重演。
誰無父母,誰無長輩?誰人伸手,扶老送暖?那一刻久慧除了淚濕眼眶,衝上去幫忙拾起散紙,放在伯伯冰冷的手掌裡,換來他一個微笑。
開不了口讓他知道
其他一直在久慧心裡醞釀的話語卻怎麼也說不出口!
「伯伯,不如我請你吃麵包?」
「伯伯,天氣凍,要不要喝杯熱飲啊?」
「伯伯,買包大的麵包啦,我剛剛好有積分可以免費換啊!」
自力更生令人冷漠
百年殖民地留下的深刻思想「鞭撻」,無國無家的香港人早已習慣了「自力更生」,各家自掃門前雪,要好好養老就要生仔買樓儲錢!即使回歸了,我們在表達對陌生人的善意時依然不知如何啟齒,即想伸手助人,又生怕傷了別人的自尊,或即使我們內心觸動了,因為趕時間,只好當成看不到,輕輕走開。
撫心自問,幾十年後的平安夜,你會施捨個麵包給久慧嗎?或懇請你趁佳節良辰,回溯聖誕的源始,用愛惠澤身邊的人!
原圖:橙新聞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