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生活

龍泉

2016.12.17 22:00 生活 黃艾

龍泉窰位浙江省西南部龍泉縣,故名。有謂龍泉青瓷始於晉代 (266-420),但實際上興於北宋早期,盛於南宋,延續至元、明,迄清代康熙始式微,屬我國南方青瓷系統,歷來以粉青和梅子青釉色著稱。自北宋 (960-1127) 至康熙 (1662-1722),前後七百多年,若自晉代起算,則製瓷歷史長達1700多年,乃我國歷史最長的一個青瓷窯系,不論從何算起,其歷史之長、生產規模之大,在中國陶瓷史上,可謂空前絕後。

北宋龍泉劃花蓋砵

北宋龍泉劃花蓋砵

北宋龍泉,發現窰址30餘處。大都集中在大窰、金村、大白岸、慶元的上垟,麗水市的石牛等地。當時的胎料採用浙江瓷石,含矽和含鐵量較高,製成坯體較為厚重,呈灰色。當時的釉用石灰釉,由於高溫燒製時粘度較低,易流淌,釉層較薄,透明而光澤感強。由於當時窰工掌握還原氣氛技術還不夠純熟,所以釉面大多青中泛黃。至於裝飾技法,當時刻花、劃花非常流行,多用荷花、蕉葉、線條、蓖紋等不太複雜的紋飾。但當時亦屢屢有應用複雜而多姿多采的技法,實例可見於「多管瓶」。多管瓶其實是魂瓶,是冥器,也有稱之為「穀倉」,製作此類冥器,則除刻花、劃花外,盤築、鏤空、雕塑、黏貼等技法,都有應用。在燒窰工藝上,北宋時期多用支燒,所以器物多有支釘痕;但到了北宋晚期,便開始採用墊餅墊燒了,迄南宋晚期至元中期,仍採用墊餅墊燒,底足仍似北宋的砂底無釉。元代中期以後,則採用盂形墊具,器底有涩胎一圈無釉,似玉壁底。到明代又復用墊餅墊燒,又回復砂底了。
北宋龍泉多管瓶

北宋龍泉多管瓶

南宋前期,政局動亂。宋高宗趙構自建炎元年 (1127) 建立南宋,定都臨安 (也就是杭州) ,前後10多年間,戰事仍頻。社會動盪,當然生產力亦低。龍泉窰當時只生產一些基本民間日用瓷及冥器而已。其實南宋中、晚期,才是龍泉青瓷發展的鼎盛時期,此時,因甌窯、越窯、婺州窯等資源枯竭,相繼衰落,反而浙江西南山區的龍泉,資源豐富,有瓷土,又有燃料,加上南來的北方窰工,把南宋官窰的製瓷技術融入龍泉,使龍泉窰製瓷技藝大進,質量提高,勝北宋多矣。 由於北宋瓷土含矽和鐵量較高,南宋龍泉瓷匠遂改良配方,採用瓷石和紫金土配成胎料的二元配方,由於紫金土中含有較高的氧化鋁和氧化鐵,而因為鋁的含量增加,加強了堅韌性,所以可以拉得瓷胎較薄,而且高溫下不易變形,因而成品器壁較薄,輕盈秀美。
南宋龍泉紙槌瓶

南宋龍泉紙槌瓶

本來北宋龍泉窰用石灰釉,它的特點是高溫下粘度小易流淌,因此這類釉一般顯得比較薄而透明。但南宋中、晩則改用石灰鹼釉,特點是高溫燒製時粘度大,不易流淌,這樣便可使釉層施得更厚,更飽滿。工匠也採取多次施釉,反覆入窰,多次燒結的複雜工藝,使釉層變得更豐厚,色澤更沉穩。加上斯時已能熟練掌握了還原氣氛的技術,遂創造出粉青、梅子青、豆青、米黃、烏金等各種釉色。
北宋(左) 南宋(右)龍泉鬲式爐

北宋(左) 南宋(右)龍泉鬲式爐

其次在產品結構組合上也作了重大調整,陳設和祭祀用器大量製作;如鬲式爐、貫耳瓶等。其中鬲式爐在北宋已有,乃仿商周銅鬲式樣,其肩與腹部有凸楞出筋,是流傳後世最廣的一個器形。當然小件文房如筆架、水盂等也有製作,反而北宋多燒之冥器,如多管瓶等,已不見再製作了。 縱觀南宋龍泉窰青瓷器,每一件都設計精妙,匠心獨運,造型端莊秀麗淳樸厚重,釉色溫潤清澈如玉,做工一絲不苟,但又自然流暢,渾然天成,體現了高超的藝術成就,流傳後世,千古稱頌。
河濱遺範 (左)金玉滿堂(右)

河濱遺範 (左)金玉滿堂(右)

我二十年前在廣州文物公司見過幾隻龍泉瓷品,有一碗於碗心刻花「河濱遺範」,另一盤則刻「金玉滿堂」於盤心。 雖然胎、釉、色的表徵與北宋龍泉一樣,但這些卻是南宋早期龍泉的製品,可幸當時有購下,今已少見。
元龍泉窯青釉荷葉蓋罐

元龍泉窯青釉荷葉蓋罐

2006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龍泉市物館聯合對浙江西南部山區的龍泉窰遺址進行考古發掘,出土了五十餘噸遺物,其中近萬件整器可復原以明代龍泉青瓷爲主的殘器。代表器皿有蓮口牡丹花紋大盤、鼓釘爐、三足花盆、爵杯、蓮瓣紋高足杯、方口福壽瓶、牡丹花紋梅瓶、五爪龍紋盤殘片等等,還有多件帶有「永樂九年」、「永樂辛卯」、 「乙卯中」及八恩巴文等紀年文字的器物。根據這次發掘所得,推翻了一直以來學術界認爲龍泉窰青瓷到明朝時已衰落停燒的舊論,所以我在本文文首斗胆開宗明義説明龍泉在康熙才停窰斷燒。 龍泉青瓷,單一瓷品,單一窰系,單一窰區,燒了七佰多年。龍泉窰的壽命,比幾個朝代加起來還長,真可謂異數。朝代更替,但承傳不斷,歷宋元明清而品質、表徵、設計、技術卻一胍相承,幾佰年的技術和藝術結晶,先賢已濃縮在眼前的青霞碧影中了。
明龍泉刻花壽康大盤

明龍泉刻花壽康大盤

圖:作者提供(頂圖為北宋龍泉大盤)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