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中行動全面失敗後,在後佔中期蠢動而起的竟然是假本土、真港獨思維,從任何政治光譜來看,都有點始料不及。短短時間之內,港獨明刀明槍公開化,更獲得反對派政客所謂自決一説加持,香港的未來突然黑雲密佈,廣大港人如何自處?
其實,早在四十多年前,香港克服過一次社會動盪後,當時的政府以為掌握了形勢,管治上掉以輕心,在短短幾年間突然面臨變局,最終須由英廷支持,才化險為夷。七十年代所發生的事,雖則與今各有不同,不過,温故知新,港英政府當年如何出錯,如何化險之後未能久安、重陷危機,值得借鑑,從前車之轍,覓得駕馭之智,在大險來臨之前,能夠把危機處理好。
筆者所提及者,乃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在六七至七三年、六年間所發生的社會危機,最終由宣布成立廉政公署而終。我在六七年中投身報業成為記者,七四年加入廉署,親身體驗觀察當時社會的演變,及後對事情加多理解,感受殊深,在此和大家分享。
吸取香港發展歷史教訓
在六七年底,無論稱其為六七暴動或反英抗暴行動結束。並非香港內力足能平亂,而是中英政府商討下的結果。香港開始回覆正常,港英政府繼而推行一連串改革,包括勞工、房屋、為爭取民心而成立的民政署,以及舉辦舒散年輕人身心的活動等。香港經濟復原,鋪下未來數十年起飛之基礎。
當時政治上,左派受命全面退縮,港英政府基本上已不需面對任何反對力量,更得到幾乎一面倒市民的支持。然而短短六年間,竟然爆發了極大規模的民眾「反貪污,捉葛柏」事件,逼使政府要犧牲平息暴亂立下大功的皇家警隊,成立獨立的廉政公署,調查主要是警隊內的貪污。當時的港英政府統治上出了什麼錯,為何沒有察覺到貪污問題及民怨沸騰,直至爆發才後知後覺?
明白當時的來龍去脈及政府所犯的錯,再作今天香港所面臨危機的分析,希望對將來有所啟示,此乃本意。
當然簡單一句「最衰都系佢哋自己貪污先」是解釋,但為何當時警隊的貪污情況突然爆炸性地膨脹起來?錢是從哪裏來?政府是否全無跡象?還是只因最高層選擇忽略了事?這和香港今天又有何雷同之處?
所有的問題皆是來自六七年暴亂的後遺症。面對生死的是警方人員。以往收份「皇家糧」,哪用出生入死?六七年一役,避過風浪的警務人員,面對與生命安全風險不成比例的低微薪酬,心態會是怎樣?
此外,暴亂期間,社會秩序突然崩潰,取而代之的是黑社會組織。例如交通上沒有了巴士電車,冒起的是九人貨van,今天小巴的前身。治安方面黃賭毒三大問題,前兩者在動亂期間可能有所影響,但基本上三者,特別是毒品市場幾乎陷入無監管狀態,到暴亂結束,執法者有沒有馬上回復嚴厲掃蕩?
一般平民百姓是否平安度日,不會成為受害者?那個年代,交保護費比政府税收更重要,拳頭西瓜刀在近嘛!小販、報紙檔、小巴、店舖、茶樓,誰不用付保護費?開始時是黑社會在收,後來連穿制服的也公開收了。在公屋開張麻雀枱,有誰不預留幾個大銀上貢?有水放水,冇水收水,聽過嗎?
是否那年代,下情不能上達,政府最高層全不知情?葉錫恩就是那年代的人,她説得少嗎?但政府內部有誰會聽。做傳媒的報道少嗎,什麼毒檔、賭檔,英文報紙爆料圖文並茂又如何?當時做採訪主任的我,這類新聞經常做。不單是警方視而不見,最高層的布政司及港督沒有興趣了解,那又如何?
為何當時政府拒絕接受事實?可能之一,是因為輕視問題,自己不相信的就不聽不看。第二是太信任「自己人」及制度,以為制度是神聖不可侵犯,更拒絕相信身邊人會是叛徒。第三是那麼辛苦過了一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這樣一來,港英政府就一步步,愈踏愈深,不知不覺地助長了犯法者的氣焰。
民怨就這樣累積起來。沒有黑社會的目無法紀,為所欲為,影響一切,市民是不會憤怒的。沒有警方的包庇,黑社會哪有可能亂來,市民又怎會有問題?歸根究底,因為有了執法部門的縱容,政府高層的視而不見,違法者才可「也文也武」,欺壓市民,民怨沸騰才會爆發。
到了反貪污、捉葛柏出現,皇家警隊依然堅持貪污是個別問題,應繼續交由警方內部(反貪污部)處理。當時政府和警隊高層爭持不下,到最後由英國首肯,不理警方反對,麥理浩宣布成立廉署,才平息了這個管治危機。
違法者狂妄囂張至極
這些事件和今天香港面對的有何相似之處,我們又怎可由此獲得啟發?
讓我們細數這一年多發生了什麼事。佔中清場,結束了79天的香港被佔領,香港人無不鬆了一口氣,以為噩夢已過,政府也公開明言,會把主事者繩之於法。不單只183萬簽名支持反佔中,要求還路於民的市民覺得違法者應有此報,絕大部分香港人也有同感。
結果是什麼?佔中清場至今近一年半了,主事者有誰不是依然逍遙法外?近千名被捕人士,只有那十分一(一百多人)上了法庭,當中奇奇怪怪地被法庭判罪名不成立多的是,入罪的又大多是以守行為或社會服務令放了。大家在電視及報章上,看到這些犯法分子帶?笑容在法庭外耀武揚威,基本上是對市民説:「你吹咩?」大家是否無可奈何?
反而一些為維護社會秩序,忍不住對佔領違法者動了手的市民,被捕後多被判有罪,更要入獄。大家開始問:這就是公義?
回想七十年代,市民挺身而出舉報黑道中人,發覺全無作用,惡人依然自由自在,反而舉報者往往血灑街頭,當這些事件愈來愈多,有誰還會出聲?當然太離譜的事件發生時,警方會執法,但拘捕的是一宗兩宗,「放生」及沒行動的是幾十宗時,眼睛雪亮的市民怎會不知道別有內情?難道當時的港英政府沒堅持警方是嚴謹執法,呼籲大家要相信法律及法庭嗎?但説者自説,市民又有誰相信?
短短五、六年間,六七暴動期全面支持皇家警察及港英政府的市民突然反了,集體走出來反抗政府?理由很簡單,政府不保護市民,反而在支撐傷害他們的惡徒,大家為何要支持政府!
看看今天的香港,試問過去十七個月發生了什麼?特區政府及警方得到市民支持,成功地收復了金鐘、旺角及銅鑼灣,犯法者氣焰消卻,全面退縮。在此形勢大好之際,發生了什麼?乘勝追擊?犯罪者被繩之於法?
對不起,除了一些小蚊小蟲被告上法庭,香港的法治好像開始放長假了,拘捕佔中主犯,竟如接待上賓似的要預約。執法者退守在警署內,犯法者就在警署外大做其英雄show,不簽擔保就馬上放人。這個情景正像是給敗下來的佔中者耀武揚威,重拾旗鼓,而成功的執法者反而要龜縮起來。
佔領行動引發出來的鳩嗚及光復行動會令人意外嗎?一如足球賽,我方七分鐘入了一球,竟不是乘勝追擊,反而全軍退守,我退敵還不進嗎?我方放棄的,對方怎可能會錯過,既無後顧之憂,自然一再進逼!
當鳩嗚者橫行無忌地到處搗亂旺角時,大家看到的並非是前線警方人員制止不法之徒,反而更像保護?他們,免他們受怒氣衝衝市民阻止。香港巿民氣憤之餘,是否摸不着頭腦?
到了年初一暴動,前線警員冒着生命危險,幾經折騰才把動亂壓了下來。拘捕了的罪犯上法庭又是怎樣的情景?有誰不是三數千元獲保釋出外?又一次在法庭外受到支持者英雄式的歡呼?人們不禁問,法庭為何獨厚這些罪犯?隨着而來,主要犯事者更「也文也武」地被安排去印度受達賴接見?
這是否香港法律、法冶及法庭的常態?一般香港人開始懷疑,是否法庭和法律有兩套標準,一套是給所有香港人,另一套只是給政治上反政府、反中國的人呢?
假如大家如筆者一樣,在七十年代初見證過當時黑社會人士那副囂張咀臉,及不可一世的態度,大家就會明白,今天的佔領主腦、鳩嗚者、港獨鼓吹分子的表現,其囂張態度及藐視法紀的言行,比當年黑道中人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到了今天,港獨已公開站出來,支援他們的更有反對派政黨,公然呼籲自決了,一年半前預測這是佔中清場後的結果,有誰相信?
政府會不會繼續口中強硬,但實質軟處理目前危機?必須提醒大家,千萬別盲目相信法治及法庭制度,而忘記了任何制度始終是由人掌控,七十年代的法冶不就是被葛柏及其他制度叛徒拖垮的嗎?
避免再陷危機邊緣
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到港視察,在香港社會各界歡迎晚宴上發表重要講話,其中提到三個香港問題,一是本土,二是法冶,三是發展。
在法治方面,張德江提醒大家,法治是社會核心價值,穩定的基石,也是自由的底線:這個基石動搖了,底線退讓了,如何保持繁榮穩定?
他更説:沒有任何人可凌駕法律之上,任何違法者可以憑藉任何理由逃避法律的制裁。這一番話正正説中了香港市民的心聲。
最後張德江特別點名特別行政區政府和司法機關,要「切實履行維護法治的神聖職責,嚴明執法,公正司法,絕不能姑息縱容違法行為。」
今天大家憂慮,因為港獨及所謂自決所能帶來給香港的衝擊,甚至帶來恐怖活動,是可引致香港的沒落。
委員長的這番話,正好是及時雨,希望在他提醒之下,政府及我們的司法機關及人員,認真檢視過往發生何事,避免一如七十年代初,被制度內葛柏似的叛徒,再次把香港推至危機邊緣。
七十年代初的教訓,放在今天是啟示。當時個人可做的,只是寫寫文章,作出警告,結果是於事無補。四十年後的今天,雖則也離不開寫寫文章,喚醒當局,昔日用英文,現今用中文,但深深希望結果會完全不同。
原圖:now新聞及無綫截圖
http://news.now.com/home/local/player?newsId=119551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