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時事

偏激抗爭無底線 社會傷害無止境

2016.03.26 16:00 時事 邵盧善

大城市生活緊張,多數人精神長期繃緊,社會氛圍缺乏疏導渠道的話,不堪長期受壓而精神失常者比比皆是,香港並不例外。成人尚且如此,心智未成熟的少年學生更何以堪? 港人泛政治化,凡事推責於人,鮮有反省,竭盡一己之責為社會分憂者。 港人特别恐懼精神失常者,視他們為隨時爆發的炸彈,避之唯恐不及。可是,對於一些失常黐線語言,港人反應極為遲緩,甚至沒有反應,以至飬癰為患。 近期在媒體曝光率甚高的「官逼民反」、「民不聊生」、「制度暴力」、「以武制暴」等等字眼,說的人信口雌黄,覆述者也是鸚鵡學舌,沒經大腦。 第三條跑道、港珠澳大橋、高鐵等巨大工程,都是着眼本港未來中長期發展,經過長期反覆論證,有理有據。不同意見極其量在於緩急先後次序爭抝,豈能上綱上線,指稱動工即是打壓人民?

大工程攸關長遠發展需要

攸關社會長遠發展的巨大工程,必須群策群力、相忍為眾。當年興建第一條地下鐵路,技術未如現代先進,必须全條路面挖開施工,路線所經之處,全用鋼板圍起,對交通、民生,以致沿途店鋪生意影響之嚴重,老一輩莫不曾經此苦,「地下鐵路,圍住你建造」這句當年惡搞名句,道盡時人辛酸。如今享受地鐵方便的人,會指駡當年地鐵工程是「制度暴力」嗎? 當年女強人鄧蓮如領導貿發局倡議興建會展中心,被譏為好大喜功的大白象。後來,會展落成啓用未幾即又擴建新翼,反對聲浪更高。今天坐享會展中心製造的經濟成果的人,有回頭多謝當年千夫所指的策劃人嗎? 更不說曾被號為「玫瑰園工程」之首的赤鱲角機場了,如果今天香港航空交通仍困在啓德機場的話,大家敢不敢想像是什麼情況? 在一個法治社會,任何制度由來有自,就算有任何錯漏,也須遵循渠道、依法修訂增删。制度存在暴力的社會,肯定不是法治的,出現個别人士或是組織以武制暴的社會,更是倒退到美國西部牛仔影片的年代。大家想想,今日的香港是怎樣的情況?是制度有暴力?還是有暴力想改變制度? 圖:文匯報 http://paper.wenweipo.com/2016/03/12/HK1603120007.htm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