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友都知道清宮「養心殿造辦處」有用素胎燒造琺瑯彩瓷,唯燒製的的爐具卻不見記載;今日瓷友遊覽故宮,亦不見有窯爐,不知當日如何燒造? 《陶冶圖編次》,也稱《陶冶圖記》,就是唐英編製、由宮廷畫師孫祜、周鯤、丁觀鵬繪畫,圖文並茂,一共二十幅畫面,詳盡記錄了清乾隆官窯製瓷的工藝之《院本陶冶圖冊》;其中第十八項〈明爐暗爐〉,介紹釉上彩的烘烤方法,幅文載曰:「白胎瓷器於窯內燒成,始施采畫。采畫後復須燒煉,以固顏色。爰有明、暗爐之設。小件則用明爐,爐類琺瑯所用。口門向外,周圍炭火,器置鐵輪,其下托以鐵叉,將瓷器送入爐中,傍以鐵鉤撥輪令其轉旋,以勻火氣,以畫料光亮為度。大件則用暗爐。爐高三尺,徑二尺六七寸。周圍夾層以貯炭火,下留風眼。將瓷器貯於爐膛,人執圓板以避火氣。爐頂蓋板黃泥封固。燒一晝夜為度。凡燒澆黃、綠、紫等器,法亦同。」
法國耶穌會傳教士殷弘緒 (Père Francois Xavier d'Entrecolles 1664年 - 1741) ;他的另外一個身份是工業間諜,他曾在景德鎮居住過七年,熟悉窯場製造瓷器的各項工序與技術。 在康熙五十一年 (1712) 及康熙六十一年(1722),兩度將其在景德鎮觀察與探聽得到的瓷器製作細節以及相關樣本寫成報告,寄回耶穌會,從而使法國人在法國本地仿造出瓷器,其後傳遍歐洲各地。他當時信上有提及燒製彩瓷的爐具:「窯,其較小者,一般用土,也可以用鐵建造,我所見過的這種窯約有一人高...........建窯時,把磚一塊一塊地用水泥密砌起來,窯體底部離地面約有半尺高,建在兩三層厚而不寬的磚上,窯的周壁用磚砌築得很好,在窯壁下部開有三、四個起風箱作用的通風孔,在周壁與窯體之間留有大約半尺寬的空隙........而只在窯頂中央留下一個觀察瓷器的燒成狀況用的小孔。其次,在窯的下和窯蓋上面生大量炭火,炭是從窯蓋上往窯與周壁之間的空隙投入的。窯頂看火孔要用破壺蓋起來。當火燒得很旺時,應頻繁地從這個小孔窺視窯內。當瓷器煥發出光輝、彩畫發色鮮豔時,拆除炭火,取出瓷器。」他的敘述雖然讀來別扭,但卻詳盡清晰地闡述燒窯真實情況。看敘述,應該是暗爐。 而明爐是當時中國燒造琺瑯器的烤爐,極有可能是雍正六年怡親王下令把琺瑯彩料送往景德鎮窯場命年希堯燒造瓷器時,一同從內府作坊轉移到景德鎮的新的烘彩技術。也就是說,景德鎮御窯後來在乾隆年代所使用之明爐,就是當日康、雍在清宮燒造琺瑯彩的爐具,而傳世康雍二朝之琺瑯彩瓷,並無大器。而暗爐也是景德鎮窯場所用的燒製釉上彩的傳統彩爐,明末已普遍使用,影響閩南及廣東地區各窯場甚深,後傳至日本。 2017年6月,景德鎮根據歷史文獻記載,並結合窯工傳承人口述,仿照清代窯爐樣式進行復建明爐、暗爐古窯。明爐、暗爐主要用於燒製釉上彩瓷。復建的暗爐高約1.3米,直徑約1.1米,以木炭為燃料,窯工在裝滿匣缽的爐內堆上木炭,將木炭點燃,再用一鐵皮罩將其蓋住,爐壁設有通風口,保障木炭得以正常燃燒。而明爐大小與暗爐相仿,窯工用鐵鏟將燃燒的木炭,經爐壁的投炭口塞入,並以鐵鉤勾住爐內轉盤進行轉動,使爐內的瓷器加熱均勻。爐內溫度為700至800 ℃,燒製時間約為7至8小時。從復建清代明爐、暗爐的成品效果觀察,肯定了當日清宮內燒製琺瑯彩瓷的爐具,乃康、雍時期單用明爐;而乾隆時期則明、暗並用。 圖:作者提供(頂圖為清琺瑯彩果盒)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