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圖有真相,請睇圖找亮點。
看圖發現:
1.2010年8月之前政府俾借9成半按揭,首期10萬樓下又低息,真係碌卡都買到樓。可惜當時醫生律師打上電台投訴曾特首,於是辣招一出,9成半按揭落閘後,大學生就真係買唔到了。樓升都唔係最大件事,而係無啦啦要俾多10萬蚊,真係賣血都唔掂。同時,政府加入壓力測試,一般大學畢業生人工連帶亦都過唔到壓力測試。
2.2013年,樓價破200萬,印花稅隨之激增。政府當睇唔到繼續收厘印費,反正唔想你咁多人買到又可以幫補庫房。
3.政府越推新辣招,市民越難上車,但高收入的一群由姶至終都有能力上車。政府難道會唔知嗎? 係邊個要你上唔到車呢?
註:
1: 撇除高收入之科目,例如醫科及教育。
2: 以每年5月第1週計算。
3: 單位以港幣計算。
4: 影響細價住宅按揭之歷年主要政府修訂/指引:
(a)29/7/2004 - 推出95% 按揭保險計劃。
(b)28/2/2005 - 供款佔收入比例不應超過50-60%,較高比率只適用於高收入人士。
(c)11/12/2008 - 香港按揭證劵有限公司加入供款佔收入比例50%的要求。
(d)13/8/2010 - 按揭保險計劃成數上限由95%降至90%。
(e)15/9/2010 - 加入2厘壓力測試,壓測下供款佔收入比例上限60%。
(f)23/2/2013 - 加入3厘壓力測試要求,壓測下供款佔收入比例上限60%。
(g)27/2/2015 - 按揭保險計劃成數上限降至80% (固定收入之首次置業人士除外)。
5: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網頁之數據未有提供 2014及2015年畢業生之平均月薪,該年份畢業生平均月薪暫以每年通脹4%計算。
6:資料採自香港金融管理局網頁、香港按揭證劵有限公司網頁、稅務局網頁、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網頁、香港物業估價網及中原數據網。
圖:網絡圖片,表內資料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