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時事

通識教育之「廢」或「留」

2018.05.21 16:06 時事 穆Sir

近日,教育局的「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正檢討通識科課程,當中有消息指通識科將改為只有「及格」和「不及格」的等級,甚至剔出核心科目,因此引起不少教育界及社會人士的熱切討論。 猶記得筆者去年前往英國修讀碩士學位的時候,曾經與一位當地同學討論關於教學課程發展。對比起香港的課程,英國的課程設計十分注重科學,無論是初中還是高中,科學都是必修課程。當另一位英國同學知道香港中學高中必修科當中沒有科學,反而有「通識教育」,她就覺得十分奇怪,居然有地方不注重科學,數學和科學不應該是所有國家都應該在中學必修的嗎? 筆者作為一位通識教師,明白通識課程以必修課程的方式存在,在課時上無疑對於其他選修科目是存在壓力。而且,如果改變評核制度,只保留「及格」和「不及格」,按照現時考試導向的課時安排,將來課時必定大幅減少,對於學生掌握通識教育核心技能又是否好事呢? 與此同時,通識教育對於學生與社會將來的發展存在的意義是肯定的,尤其是在當中的校本評核「獨立專題探究」,透過學生的專題報告,訓練學生的探索精神、解難能力、報告演講表達能力、獨立思考能力,讓學生理解特定議題對社會、國家及世界帶來的影響,從而發掘學生在傳統考試上不能表現出來的才能,這些技能往往也是舊學制中缺少的重要元素,也是新世代工作更多需要的技能。 現時高中必修科四科當中有三科(中文、英文、通識)都是與文科相關,但現時又經常強調STEM教育(Science科學、Technology技術、Engineering工程和Mathematics數學)、科技創新等等,必修科中「文科多理科少」是否不利將來的社會發展呢?對於一帶一路,前特首梁振英曾提出我們香港的定位可以作為「超級聯繫人」的角色,這樣之下,語文能力的重要性是否的而且確要大大加強呢? 說到底,畢竟學生在學校學習的時數和精力是有限的,課程設計說到底都是政府配合社會發展需要的制定的,今時今日香港是否需要科學研究的發展人才,還是應該在教育制度培育出更多能夠靈活變通的「通才」才適合香港的發展呢?這個答案留待讀者自行判斷。 原載:《香港仔》 http://www.lionrockdaily.com/ 原圖:有線新聞截圖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