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代父母帶孩子出遊通常會跟旅行團,到我們這代家長,旅行團已成了少有的家庭旅遊模式,我認識的朋友中,幾乎個個暑假都是一家大細自由行,女兒的同學更佔了三分二是父母帶孩子自駕遊。 從前我們選擇自由行,除了自由度,還因為一家共用資源,這樣的旅遊方式可能比跟團更便宜。只是今時今日,我們這代大人的心態已轉變,一般認為出遊不必計較太多,電視旅遊節目介紹的、網上YouTuber推介的,無論食、買、玩,都要試試,人一世物一位嘛!於是,孩子也跟我們一樣「人一世物一世」了,所以近年見很多十來廿歲年青人外遊,都是買到一箱二箱pack回港,臉書、IG post出來的,全是必吃美食、必買手信,旅遊的真正意義觀光和體驗,常常給遺忘了。 我告訴女兒,我的旅遊經驗是由鋁架背囊開始。第一次遊日本,背個背包,買張火車證,拿着三千元港幣,一去就一個多月。沿途住最便宜的青年旅舍,背包上必備的是一個有蓋的不銹鋼杯,用來淥福麵當晚餐。 女兒驚訝的問:三千元在日本怎夠吃魚生和購物? 當時年輕,我相信將來總有機會再去日本吃喝買玩的,那時還在唸書,旅行錢都是儲回來的零用,所以不敢亂花。現在回想,我都忘了自己拿着三千元在高消費的日本是怎樣過,最記得最後一星期彈盡糧絕,午餐逛一逛超市或市集的試食攤子就吃飽了。而我的個多月日本旅程幾乎沒購物,全程只買了兩條手絹作紀念,手絹除了有當地特色,還因為它薄和輕,放進背包不礙位。那兩條手絹,我一直沒用過,留到今天,搬了幾次家收拾了幾回舊物,都沒丟棄,用來記住我第一次日本遊。 那年頭,我們不用Facebook來展示遊踪,我們把一切都成為記憶,化為人生體驗,總覺得,人一世物一世,這才是最應該經驗的旅遊故事。 原載:頭條日報 http://hd.stheadline.com/news/columns/398/20170801/589637/ 圖:HKG報、網絡圖片 https://pixabay.com/zh/%E6%97%A5%E8%90%BD-%E7%A5%9E%E7%A4%BE-%E6%B5%B7-%E5%A4%A9%E7%A9%BA-%E9%95%BF%E9%9B%84%E7%A5%9E%E7%A4%BE-%E6%B0%B4-%E5%85%89-%E7%86%8A%E6%9C%AC-%E6%97%A5%E6%9C%AC-129503/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