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時事

大灣區是港人的大舞台

2017.05.27 14:00 時事 讀者投稿

自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於工作報告提出「研究制訂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後,社會各界高度重視,相關的報道、評論及研究愈來愈多,梁振英特首早前更率領一個由官、商、政組成的高層考察團,考察大灣區城市群的發展。誠然,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規劃是國策,也是香港重中之重的工作,更是全港市民未來的黃金機遇所在。

交通便利 語言共通

有些人憂慮,相類的發展規劃過去也有一些,這次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會否再次成為「夢一場」?筆者認為,這是過慮了。 「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是指位於珠江出海口周邊的廣東9市兼兩個特別行政區,包括深圳、廣州、東莞、惠州、珠海、佛山、江門、肇慶、中山,以及香港和澳門等。從地理位置上看,上述地方的距離非常緊密,當港珠澳大橋、蓮塘口岸及高鐵通車後,從香港出發,1.5小時之內,已能抵達近7成的大灣區城市;2.5小時內,則幾乎可抵達所有大灣區城市。故此,大灣區城市群內的距離限制,幾乎是不存在的,由於粵語是大灣區內的通用方言,故語言障礙亦不存在。此外,廣東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廣東的經濟實力及消費力亦較高,粵港澳大灣區便是一個規模較香港大好幾倍的成熟市場,與香港的外向型、消費型及服務型經濟體特性可謂不謀而合,如魚得水,幾乎沒有香港的產品和服務不適合大灣區的水土不服問題。

錯失機遇 前途堪憂

可見,對於港人港企而言,大灣區絕不止是一個遙遠的願景,而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機遇和市場。筆者便認識一些朋友,多年來一直在大灣區內營辦港式幼稚園和醫療集團,大受內地居民歡迎,獲利甚豐,這些成功的例子,便是大灣區的機遇。當下,香港的人均GDP及消費力仍然較廣東城市為高,在金融業、專業服務業、零售業方面仍有比較優勢,總體發展仍然比較成熟,香港在大灣區內則仍有競爭力和討價還價的條件,如香港不爭取時間,把握機遇,爭取主導,積極參與大灣區的建設規劃,香港下一階段的發展,以及下一代港人的前途,是不容樂觀的。畢竟,香港只是一個1,100平方公里左右的小地方和小市場,競爭力有很大的局限性,如能夠結合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地方的競爭優勢,發揮協同效應,香港能夠做到的事會有更多,港人也會有更大的舞台。 作者:陳博智(新界社團聯會副理事長 西貢區議員 ) 原圖:新華網、大公報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7-01/26/c_129461612_2.htm http://paper.takungpao.com/html/2013-03/21/content_15_2.htm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