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自認是個政治白癡,幾十年來從不買報紙,晚上打開電視碰上播新聞就瞄一瞄,知道今天有什麼大事發生、與時代不太脫節,就夠了。 但這些年,自從有了免費報、有了WhatsApp、Facebook,每天湧進來的資訊,令朋友不得不接觸政治,連民建聯與公民黨都分不清的她,人非常單純,於是看到滿眼訊息,不知信哪個好:「告訴我,如何分辨真真假假、好人壞人?」 政治本是複雜遊戲,很難一言蔽之,好人也會幹壞事,壞人也會安好心。不過,今日香港的政治卻很簡單,我告訴朋友一個萬試萬靈的法門,就是但凡有「公義」二字的,多數不公義;但凡有「民主」二字的,也未必民主。 舉個例,最近有個關於興建西九故宮文物館的公開研討會,主辦機構包括大學,講者是一班專業人士,如黎廣德、鍾劍華、陳淑莊、邵家臻等。我輩跟貼時局的,一眼就看出那研討會賣的是什麼藥,但對於日日忙於搵食,連看電視也沒時間的人,這些名字,就是火星文。 於是,我叫朋友看看這研討會的題目,全名是「民意官意、程序公義,故宮館在西九」,當中就有兩個關鍵字「公義」。要時時刻刻、天天強調「公義」,是因為怕連自己都忘記?還是因為根本不存在? 社會上還有一個叫「守護公義基金」,是一個專為劉小麗、姚松炎、羅冠聰和梁國雄四名被DQ議員籌募訟費的戶口,這四人幹過什麼不用多贅了,奇就奇在這個基金同樣有一個關鍵字「公義」。 貪靚但不美的女人,最喜歡人家叫她美女;窮到燶但愛扮大款的男人,最喜歡人家叫他老細。愈沒有,愈要強調,怕人家真的發現,你果然沒有。所以,愈喊得多「公義」的人,就是愈心虛愈無公義。 回頭說這個公義基金,在元旦遊行隊伍中擺了個籌款箱,幾小時已報稱籌得145萬,按警方點算,當日遊行人數不足5,000,同日民主黨的捐款街站只籌得6萬多,「守護公義基金」竟能逆市得巨款,讓我忽然明白,原來遊行的目的,不一定在於遊行;籌款的目的,也不一定為籌款。 如果,有人要付巨款給DQ議員打官司,隨時會落入包攬訴訟的法律陷阱;但如果,你搞一次遊行、擺一個箱,四方八面塞進來的錢,哪怕眾籌得一萬幾千,不打緊,那只是為某人的巨款做掩護。幾千人遊行,誰丟下一百幾十,誰掏出一萬幾千,沒記錄,於是,某人某組織的幾百萬也可不必記錄地加進去。一個籌款箱,就簡單地成了黑金漂白劑。 原載:堅料網 http://kinliu.hk/review/expert/1442911371/36591-7fec87c5b492d151dd7daf09716b866a 圖:HKG報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