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博客

施政報告繪經濟轉型藍圖 北都成新引擎

2025.09.22 17:54 博客 吳志隆

「深化改革 心系民生 發揮優勢 同創未來」,是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最新一份施政報告的主題,也是他任內的第四份施政報告。過去一周這份施政報告成為城中新聞焦點,雖然好多市民認同報告中的政策建議,但也有一些逃離香港的黃絲繼續盲目批評。但真正要評價施政報告的好與壞,我們要看政策建議到底解決了香港所面對的哪一些問題。

過往的施政報告一般在10月中後旬公布,今年罕有地提前到9月初就公布,打破了50多年的慣例,有媒體認為這樣凸顯了特區政府的緊迫感和改革決心,但政府解釋因為年底有立法會選舉,因此提前發表施政報告。

無論施政報告幾時發表,關鍵在於政策建議是否可以為市民解決一些燃眉之急,更加重要的是有沒有為香港的未來勾畫出一個清晰而堅實的發展藍圖。而李家超9月17日發表的這一份施政報告,內容圍繞經濟和民生兩大主軸,關鍵詞包括有北部都會區發展、金融市場建設、住房保障等多個重點領域。我個人基本滿意。

在剛剛過去的幾日,我陪同地區的朋友親身在街頭接觸市民,訪問市民對施政報告的意見,收穫不少有價值的意見。譬如不少市民都認為鼓勵生育的措施雖然有所改善,包括增加新生子女免稅額等,但對鼓勵生育的作用不大,民意認為鼓勵生育需要的不是短期的經濟支援措施,更需要創造一個適合生育的大環境,包括合適的工作時間、托兒育兒的安全網以及社會支援,再加上有優良的教育系統等等,這樣才可以令適齡年輕人有信心繁衍下一代。

又譬如容許狗隻進入食肆的安排,當然受到不少寵物主的支持,但社會上也有不喜歡與動物在同一個空間用餐的市民,他們的同等權益又該如何平衡?政府如果在推行政策之前,可以邀請部分餐廳先行試驗,可能會得到更多可靠數據來支持政策的制定。

特區政府為了準備這份報告,先後舉辦了超過40場諮詢會,也透過不同渠道收到超過一萬份意見書,但如何真正更廣泛吸收民意,仍然是特區政府需要繼續努力的方向。

相比短期的措施,今年的施政報告在中長期的發展藍圖有更多著墨,其中北部都會區放在關鍵位置,李家超坦言自己對北部都會區的發展“心急如焚”,因為這個同深圳接壤、面積和未來人口約占香港三分之一的北都區域,將會是香港未來的戰略發展地區。

為了讓北都發展盡快見效,特首提出親自領導「北都發展委員會」,領導三個新工作組:發展及營運模式設計組、大學城籌畫及建設組、規劃及發展工作組,全方位推進工作。另外政府也會訂立「加快發展北都」專屬法例,簡化法定程式,授權政府成立法定園區公司,管理指定地區跨境活動。

除了針對北都發展,報告提出了「部門首長責任制」,由部門主管落實該部門的工作責任,公務員出身的行政會議召集人葉劉淑儀表示支持這一制度,認為制度可提高部門首長對整個部門運作的責任感。如果政治問責制同公務員部門首長責任制可以雙軌落實,政策落實就更有把握。

香港發展的另一個挑戰就在於推動產業革新,這次報告強調發展多元化策略,政府將通過靈活批地、資金補助、稅務減免和人才培育等方式,引進和發展先進製造業、生命健康科技、新能源、AI與資料科學等新興產業。具體效果仍要看時間交功課。

金融創新方面可能是最有機會最先見到效果的行業,一來金融行業香港具有業務優勢,二來國際金融中心以及中國特區的地理優勢,報告提出建立國際黃金交易市場,協助內地企業出海、跨境金融平台等措施,透過發揮國際金融中心的獨特優勢,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助力國家發展的過程中發揮自身獨特優勢,又可以從中獲利,既發揮香港超級聯繫人的特色,又協助國家發展,真正將香港自身的發展完美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當中。

(文章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