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博客

粵車南下是好事 慎防大門開小門堵

2025.07.05 16:00 博客 曾財安

2025年7月2日,香港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公佈,粵港雙方將力爭在今年11月同步實施「粵車南下」,讓內地合資格居民直接開車到本港自由行。對此,社會人士特別是保險、酒店、飲食、零售等行業從業員紛紛拍掌叫好,期盼此舉會為特區注入新的經濟動力,將市道低迷的陰霾一掃而空。

隨著內地的基礎建設及社會現代化管理邁上更高水準,越來越多香港市民選擇回到內地旅遊玩樂,長短線的都有。以5、6月份為例,香港市民出境的日平均人次大約是35萬,週六、日則飆升至40多萬,上星期六(6月28日)更高達驚人的521,707,約為香港人口的7.1%,主要是前往內地,少部分流向其他國家。從這些數位便可以清楚看到,大量本港消費力源源不斷地從特區流出,「港車北上」更是使高消費端本地市民湧出香港的最新、最強勁因素。這無他,大陸地大物博,旅遊資源豐富,各地美食多不勝數兼且價廉物美,各行業人員的服務態度普遍良好,這些因素疊加起來的綜合競爭力香港很難與之正面相比。

在同一時期,雖然特區政府竭盡所能地把香港打造成盛事之都,大力提倡無處不旅遊,但內地旅客來港的日平均人次只有約10萬,海外旅客則有2萬多,兩者加起來只有香港市民出境數目的一半不到。雪上加霜的是,這些旅客的消費模式已經改變,從大量購物轉為按攻略深入香港社區遊玩打卡的「特種兵旅遊」,根本不足以對沖香港市民出境消費的額度。最新的例子是,在剛過去的7.1假期「香港共慶回歸賽馬日」,內地遊客入馬場消費的人數創歷來回歸賽馬日新高,但總體投注額卻不升反跌。

從2023年至今已經2年多,上述兩地市民的處境消費模式已經定型,在沒有新因素出現的情況下基本上很難有大的改變。因此之故,從提振經濟的角度來看,「粵車南下」不啻及時雨,宜早不宜遲。其實,類似的情況在回歸初期已經出現過,相信很多比較年長的香港市民記憶猶新。1997年香港回歸後,港幣匯率遠高於人民幣,造成如深圳、東莞、廣州、中山等鄰近城市物價非常便宜,加上美食新鮮可口,服務多元化,使到香港市民北上消費屢創新高。

正所謂禍不單行,那時香港先後受亞洲金融風暴和非典型肺炎疫情衝擊,經濟活動一蹶不振,旅遊業更是重災區,亟需謀求把困局打開。在時特首董建華的強烈要求下,中央政府不久便批准內地居民「港澳個人遊」計畫並於2003年7月28日開始實施。在此計畫下,內地居民來港由原來只限於商務活動與團體旅遊放寬至可以以個人方式前來港澳地區旅遊。當時,也有人擔心,那麼多內地遊客來香港有可能會引起逾期居留及治安等問題,香港未必能承受得了。但事實證明,大部分人是想多了,少部分則更是欲想阻礙陸港融合的無間道。

在特區員警、海關、入境處及其它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所有的所謂問題都一一迎刃而解,而大量南下的內地市民也使香港的經濟重新進入蓬勃發展的黃金18年。正如行政長官李家超在7.1特區成立28周年酒會上指出,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亦易,不為則易亦難,只要特區政府準備縝密,各級官員擼起袖子加油幹,安排好各種接待工作,「粵車南下」將會為成為特區經濟振興經濟的最新強心針。

陳局長表示「粵車南下」計畫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安排南下粵車停泊在機場管理局在港珠澳大橋口岸的自動化停車場,司機與乘客下車後轉乘本港交通工具進入市區;第二部分是同步可以讓廣東單牌車直接進入市區。計畫初期的配額為每日100個,但將會採取「小步快走」方法,回應社會和各界的訴求。相關車輛需要符合車輛檢驗及牌證要求,包括按香港要求完成牌證申請、驗車、領取車輛通行許可證等,司機亦需申請相同車輛類型的香港正式駕駛執照,並要購買第三者風險保險。

隨著這個公布,久聞樓梯響的「粵車南下」計畫終於有了一個確實的實施日期,代表政策大門已經打開,市民為此雀躍不已。不過,根據以往的經驗,一個政策的有效落實,產生期盼的成績,往往決定在執行。有關局署既要著重管理細節的落實,更要防備軟對抗勢力趁機暗中破壞,做成大門開小門堵的負面現象。預則立不預則廢,因應啟德體育館開幕初期出現種種低級管理問題的教訓,各執法部門也要做好打擊不法之徒趁機進行各式各樣犯罪活動,從中攫取非法利益的策略,千萬莫讓同樣性質的錯誤重現,辜負了中央政府利港之心,同時影響特區政府的管治威信。

7.1時,李特首強調,自己寧願做艱難的改革者,也不做安逸的停滯者,說話鏗鏘有聲,所流露出的改革決心使人動容。在這樣堅實的領導下,相信「粵車南下」必將順利無瑕疵落地,為香港經濟帶來新一波的動力!

文章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原圖:大公文匯網

https://dw-media.tkww.hk/dams/share/image/202411/05/6729ed54e4b091a1f300f05e.jpg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