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博客

破局與立本 夏寶龍提四點希望為「由治及興」指引方向

2025.05.15 13:02 博客 吳志隆

今年的5月12日有兩件事情值得留意!一是千里之外的瑞士日內瓦,中美關稅大戰出現喜劇性的一幕,雙方宣布達成共識可於14日起的90天內減免大部分 (115%)關稅,兩國工商界大大地鬆了一口氣。而在咫尺之外的澳門,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向港澳工商界人士發表講話,談及雖然資本無國界,但是商人有祖國,強調「商之大者」,並向港澳商家提出四點希望,引發包括特首李家超在內的港澳各界深入解讀,也為港澳突破當前困局指引了方向與方法。

兩件事情同日發生或者是巧合,但意義卻是緊密相連的。夏主任對港澳工商界的發言特意提及「商之大者,為國為民」,重申工商界一直是港澳特區繁榮穩定的中堅力量。夏主任同時對工商界提出「四點希望」,表面像是對商人提出要求,實則是為兩個特區的經濟發展送上一套可以打開當前困局的「組合拳」,呼籲港澳商人在面臨中美貿易戰等複雜外部環境所帶來的挑戰時,要掌握善守善鬥、堅定扎根、發揮優勢、說好中國等四大要點,才能讓工商界繼續發揮關鍵力量,突破當前困局,讓特區在「由治及興」的道路上昂首前行。

「善守善鬥」的希望,直擊港澳商界長久以來的「超然心態」迷思。傳統以來,港澳商人深信「商業歸商業、政治歸政治」,但今天國際經貿博弈白熱化至此,政治與商業已經難分彼此。美國對華的經濟鬥爭手段可謂防不勝防,科技封鎖、金融制裁、資產凍結等手段此起彼落,甚至企圖禍亂港澳牽制內地。這些情況更說明港澳工商界要有築牢「紅線意識」與「底線思維」雙重防線的必要,管理好政治風險才可安全面對國際市場,一方面要有「戴頭盔」的自我保護意識,另一方面要與國家建立團隊默契,當國家利益受損時,應挺起胸膛堅守國家利益底線,敢於鬥爭。

「堅定扎根」則是給部分缺乏信心的港澳企業家的鼓勵。過往港澳特區的繁榮穩定高度倚賴服務業與金融、地產,但在疫情後環球經濟放緩的今天顯然失去了昨日光輝。但並不代表港澳已無發展空間,夏主任指出港澳工商界要找準港澳所需和自身所長的結合點,充分挖掘港澳優勢和資源稟賦,把好的資源吸引到港澳、留在港澳。譬如澳門近年深耕中醫藥行業,香港在北都建設的基礎上也對人工智能、綠色金融等新增長點有了突破性的探索,這說明只要堅定相信中央,用力扎根本土,港澳工商界可以培育出更多新的搖錢樹。

「發揮優勢」的訴求則點出香港工商界對國家的最大潛在貢獻,就在於發揮「一國兩制」賦予的獨特制度性紅利,成為國家與世界的「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這不僅是國家所需,更是港澳所長。這次中美關稅戰「休兵」90天,雖然後續博弈難免,但也從另一側面說明「中國製造」已經成為世界無可替代的標籤,在升級為「中國智造」的道路上,擅長工商專業服務的香港定然可用「超級聯繫人」的角色,協助國家重塑全球資源配置網絡,在全球產業鏈中爭取更有利的位置。

此外,向國際社會「說好中國」的期待,也點出了國家在中美貿易戰當中往往處於國際輿論下風的現實。相對內地來說,港澳地區的高度國際化則更有利於用國際社會聽得懂的語言、看得懂的符號,來演繹足以打動國際社會的中國故事、港澳故事。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國際大事,不容別有用心的外國政客來抹黑,港澳傳播人才對國際輿論的認知遠比內地同儕更有經驗,有條件成為向世界說好中國故事的導演。

當然,這四點希望知易行難,而當前的地緣政治格局也日趨嚴峻,誠如香港特首李家超所強調,社會必須凝聚共識,才能從一個更高站位應對中美博弈,共同護航「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作者:中華海外聯誼會港區理事、陝西省政協委員 吳志隆

(文章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