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來到2025年,筆者在元旦日謹祝HKG報廣大觀眾新年進步,事事順意。無論2024年大家是否過得開心,2025年已到,新一年該怎樣去開展?筆者寄望一個「穩」字,因為2025年的世界,可預見有很多變數,特別是國際關系、地緣政治等多方面。若不穩住心態,無論自己或者香港,甚至國家,都將會難以在大風大浪中安然而過。
2025年將會有大風大浪,可不是筆者危言聳聽,不按本子辦事的特朗普,將在1月20日第二次入主白宮,繼續推行“美國優先”政策,中美關係定是2025年的世界焦點,特別是兩國在貿易上嚴重失衡,在意識型態上也相左,甚至在國際利益上也難以達成一致。
外交部長王毅12月27日在中共黨校機關報《學習時報》,發表「中國外交年度回顧與展望」文章,一方面重申國家的外交政策將繼續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另一方面明確呼籲美國新政府要作出正確抉擇,力爭中美關係穩定、健康、永續發展。
一般預期特朗普在重返白宮初期,將會集中精力處理國家內部事務,提高進口關稅、推動國內製造業復甦的政策將會影響到中美之間的經濟關係。除了經濟,中美做為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國家,怎樣在國際事務上合作,發揮積極影響力,將會直接影響2025年的世界秩序。國際輿論預期特朗普將會減少對全球事務的幹預,會優先推動俄烏沖突盡快結束,也可能調整對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沖突的政策,甚至重新評估美國在多個國際組織中的角色。
但真正影響中美關係,台灣才是核心因素。對於美國,台灣是制衡中國、實現亞太再平衡的一顆關鍵棋子,而對中國而言,台灣是國家統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要條件。特朗普在選舉期間,透過媒體向台灣呼籲要大幅增加軍費,由現在的2.5%大幅提升到GDP的一成,向美國購買更多裝備來武裝台灣。台灣越來越多民眾相信特朗普是一個唯利是圖的商人,根本不可能在道義上真正維護台灣的利益,台灣的前途應該由兩岸人民自行溝通、解決。
有外國媒體引述匿名消息稱,解放軍已向某兵工廠落單訂購100萬架戰鬥無人機,要求兩年內交貨,暗示2027年內很可能啟動兩岸統一戰爭。其實以中國無人機的生產能力,生產100萬架根本不需要兩年時間。
兩岸是否開戰,不是取決於裝備,而是取決於台灣當局是否完全放棄和平的可能性,一意孤行要走台灣獨立的絕路。島內民意是否可以有效制衡部分島內政治人物的台獨野心,是影響2025年兩岸關係的最關鍵因素。香港是否可以發揮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在兩岸民間交流貢獻獨特力量,也是衡量特區對國家貢獻的其中一個指標。
「穩」這個字在中文裡蘊含著豐富而深刻的含義。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穩」代表一種成熟、內斂的品質,有安定、平穩,可靠不動搖的狀態,在事物發展上,「穩」意味著持續、穩健,沒有大的起伏或風險。在個人性格上,「穩」表示沉著、冷靜,不輕易沖動或慌張。一個「穩重」的人通常能夠理智面對問題,做出明智的決策。
越是多變的世界,我們越要穩。2025年的國際局勢注定多變,希望2025年的政治人物,都可以穩中應變,有足夠的智慧掌握大局的變化,令到我們的生活可以更上一層樓。
(文章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