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生活

殷弘緒本事、書簡解讀及工業間諜論辯正(前篇)

2020.08.29 23:00 生活 黃艾

殷弘緒 (Francois Xavier d'Entrecolles 1664-1741) ,是天主教耶穌會 (Societas Iesu或 Society of Jesus) 的法籍傳教士。他曾在中國景德鎮住了七年,他在於1712年和1722年先後寫了兩封長信回國,分別在《耶穌會士中國書簡集》第12期和第16期上刊載,題為《中國陶瓷見聞錄》和《中國陶瓷見聞錄補遺》。這兩封書簡,介紹景德鎮的風土人情與及中國瓷器的原材料和製作方法,將景德鎮的製作瓷器的狀況傳播到了歐洲,引發了歐洲人對中國瓷器收藏與鑒賞的興趣;更激發起法國人執意在法國本土製瓷的決心,促使後來有了自己的官窯,就是「塞夫爾御窰廠」 (Manufacture Royale de Sèvres)。

殷弘緒於1682年加入耶穌會,1698年來華,最初在江西傳教,於1706年至1719年間擔任羅馬教廷法國耶穌會中國教區總長 (Superior General) 。其後於1722年至1732年擔任法國天主教駐北京教區負責人。關於殷弘緒在江西省活動的經過,參看《在華耶穌會士列傳及書目補編》中對殷弘緒在中國傳教事蹟的記載,從1703 年到達江西南昌、饒州、景德鎮,1707至1709 年在九江,1714 年在饒州和九江,1719 年12 月30 日到達北京。乾隆六年 (1741年7月2日) 在北京去世,葬在正福寺法國傳教士墓地。其墓碑現遷存北京海澱區五塔寺內的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

康熙五彩十二花神杯

對殷弘緒持負面評價的學者、瓷友不少,皆言之鑿鑿,認為殷弘緒在法國瓷利摩日(Limogis) 出生,和同期的琺瑯彩技師陳忠信 (Jean Baptiste Gravereau) 神父是同鄉,是個瓷器行家,所以被選作瓷器間諜。實則殷弘緒於法國里昂 (Lyon) 出生。稍具製瓷經驗的瓷友,從他的書信的字裡行間可以斷判,他其實他並非瓷人,甚至可以說他對製瓷不內行。筆者隨後會點評他的信簡,逐項分折,便知吾言不虛。但他的一生,和郎世寧 (Giuseppe Castiglione) 一樣,是康、雍、乾三朝元老。

殷弘緒在他的書信簡介中有自述,說在聖職之餘,對珍貴瓷器的製造非常有好奇心 (Nothing but my curiosity) ,所以引起他研究的興趣,而他自己亦認為有關的敘述,在某種程度上在歐洲可能是有用的 (Might, somehow, be useful in Europe.) 。

殷弘緒1712年的信

殷弘緒於康熙三十七年 (1698) 跟隨白晉神父 (Joachim Bouvet 1656-1730) 在廣州登陸。白晉雖然是神父,但也是法國科學院 (Académie des sciences) 院士,康熙二十六年 (1687) 抵達浙江寧波,經當時的欽天監監副南懷仁 (Ferdinand Verbiest 1623-1688) 向康熙說明此人乃法王路易十四 (Louis XIV 1638-1715) 所遣,精通天文曆法。於次年遂進京為康熙用,亦為康熙講授平面幾何。康熙三十二年 (1693),白晉奉康熙之命回國再招募耶穌會士來華。事緣正如 1697 年白晉在法國出版的《康熙皇帝》(又名《中國皇帝歷史》 Histoire de L’empereur de la Chine)一書所言,康熙以法國科學院為楷模,在宮中建立了以畫家、鐘表匠,與及製造天文儀器的工匠為骨幹的科學院。殷弘緒就是白晉招募來華的法國科學院院士傳教士之一。

康熙五彩瓶三款

其實當時已發生了中國「禮儀之爭」。事緣當時天主教耶穌會認為祭祖、祭孔乃中國世俗的禮儀,與天主教教義相容;但道明會和方濟會則認為這與天主教教義相悖,不可容忍,並因此向教宗請示。最後羅馬教廷於1704年頒佈禁令,嚴禁教友祭祖、祭孔。康熙皇帝對此禁令極為憤怒,下令只有經過朝廷批准的教士,才可在華傳教。後來康熙更在康熙五十八年 (1719) 禁止天主教在中國傳教,殷弘緒也在這年入京。這個天主教禁祭祖、祭孔的諭令,直至在兩個世紀後的1939年,教宗庇護十二世 (Venerabilis Pius PP. XII) 才在1939年12月8日同意教友可以祭祖、祭孔;而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 (Concilium Œcumenicum Vaticanum Secundum 1962-1965) 才正式認可祭祖、祭孔為教義的一部分。

康熙五彩人物故事瓷板

殷弘緒來華後, 還未有獲准傳教,先在廈門學中文,後來在康熙四十八年 (1709) ,透過江西巡撫郎廷極,(他就是康熙四十四年至五十一年的江西巡撫兼督陶官) 的私人關係,將法國葡萄酒進呈康熙而受到賞識,得以前往江西省佈道,負責撫州、九江、饒州一帶教務。此事見於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初二日的郎廷極奏摺《宮中檔硃批奏摺 - 郎廷極奏邀洋人殷弘緒呈洋酒摺》, 可證實殷弘緒最遲於康熙四十八年 (1709 )人已在饒州。

因為他是透過江西巡撫的關係,獲准進行傳教工作,所以在江西巡撫轄區工作是順理成章的事。對於說殷弘緒刻意安排在景德鎮進行間諜活動一事,我存疑,當時外人傳教,並不可能自由選擇居留、傳教及活動地點的。當年在京的傳教士,例如郎世寧、陳忠信、馬國賢 (Matteo Ripa) 等一眾神父,盡皆投身與傳教正業無關的藝術工作,或如南懷仁、白晉等則從事科技工作。根本無法傳教,亦限制了活動範圍和工作地點。至於後來殷弘緒得以在江西傳教,再由當地信眾窯工引介,逐漸熟悉窯務,再作報導等乃後話。

 

殷弘緒著《中國見聞錄》(左) 及《陶瓷見聞録》(中)

及小林太市郎譯 1943年初版《中國那陶瓷見聞録》 (右)

依照《耶穌會士中國書簡集:中國回憶錄》,殷弘緒的第一封信寫於饒州,另一封寫於景德鎮。第一封書簡在 1717年 (康熙五十六年) 在歐洲出版。在當時歐洲只有德國麥森(Meissen)瓷廠有條件燒製硬瓷 (Hard-paste porcelain) ;所以他的信自然引起歐洲各窯廠的關注,當然業界討論和試驗亦少不免。到今天生產瓷器已完全沒有秘密,優質瓷器發展到今天,已不是中國獨尊了。但這本三百年前的書,今日仍然在陶瓷業界、學術界和收藏界每每提及和論述。

目前國內各方面對殷弘緒神父的評價,都認為他是披著傳教士外衣的工業間諜。在中國打聽、搜集大量生產瓷器的秘密。但當你讀過殷神父的書簡,就發現他寫的幾萬字,只是片面報導的文章,根本沒有深入探討所謂陶瓷的「秘密」。很多國內瓷友為文論述,語多偏頗,我懷疑可能作者沒有讀過書簡內容,也沒考證,抱著「中國第一」和少許自我膨脹心態,人云亦云。

麥第奇家族1587年的作品

其實當時歐洲製瓷技術經很成熟,尤其在彩繪和彩釉製煉方面,也許在某方面比我國還先進,否則陳忠信神父也不會被內廷供奉,駐華煉製琺瑯彩了。其實在1575年至1587年之間,義大利佛羅倫斯 (Florence) 的麥第奇家族 ( Medici Family) 已能製美瓷,其成形工藝、繪畫藝術、造型設計絕不遜於中國。歐洲主要博物館都有藏該家族當時燒製的精美軟瓷,唯一缺陷是十六世紀時歐洲尚未發現高嶺土,所以無法燒製媲美中國瓷器的硬瓷。

殷神父的所謂「揭露製瓷秘密」的第一封書函在1717年出版時,實際上德國邁森瓷廠的前身皇家瓷器廠,當時已經燒製硬瓷十多年了。因為歐洲自從波蘭王奧古斯二世 (August II the strong) 的方士波特格 (Johann Friedrich Böttger) ,在德累斯頓(Dresden)近郊柯亞(Aue)和駒笛池(Colditz)發現瓷土並於1708年在德累斯頓開始製硬瓷。1710年皇家瓷器廠 (Königliche Porzellan Manufaktur) 才從德累斯頓遷往邁森城的阿爾布力斯堡 (Albrechtsburg Castle) ,到 1830 年才正式改名為邁森國家瓷器廠 (Staatliche Porzellan-Manufaktur Meißen) ,邁森當日可以說是歐洲第一座官窯。     

邁森瓷器十八世紀作品

所以製瓷在歐洲,已根本不存在什麼「秘密」。但法國的范尚•塞夫爾窰 (Vincennes Sèvres) 卻極其重視殷神父的資料和送回來的高嶺土標本,這標本被法國科學家雷奧米爾 (René-Antoine Ferchault de Réaumur 1683-1757) 研究確認過。後來塞夫爾窰 (Sèvres) 在1765年在利摩日(Limoges)附近的聖伊而益花佩白殊 (St. Yrieix-la Perche) 找到瓷土;塞夫爾雖然晚了邁森幾十年製硬瓷,但卻不遜於邁森。

塞夫爾的前身是民窰范尚窰 (Vincennes) ,1740年起專為法國皇室製瓷,後來路易十五的情婦龐巴度夫人 (Madame de Pompadour) 在1756年斥資購下,遷窰至自宅美景宮 (Chateau de Bellevue) 附近位於巴黎西南郊的Sèvres至今,故窰廠以地為名,1759年正名為「御窰廠」 (Manufacture Royale de Sèvres)。這是歐洲第二座官窰。

塞夫爾窰十八世紀作品

殷弘緒這兩封書簡,都是寄給奧里神父 (Louis-François Orry) 的。關於奧里神父的身份,是「Proctor in Paris of the Jesuit missions to China and the Indies」,這在中、英譯本都出錯。英語「Proctor」一詞,是宗教界專用詞,是監督管理教會教區神職人員的人,也偶有教外人用「Procurator」 (檢察長) 一詞。但英譯本誤用了「procator」 (維基) 和「procurer」 (英譯本) 二字。譯者望文生義,因為「procure」 (採購) 一字,英譯本遂譯作 Treasurer (司庫),而中譯者又直譯作「會計」。又稱他是「中國和印度教會的會計」。事實上 「The Indies」並非印度,而是包括印度在內的南亞及東南亞各國,正如當年各國成立的東印度公司 (East India Company) ,都與印度無關,「印度」乃泛指東方各國。所以奧里神父的身份和職務,正確應為「法國巴黎耶穌會中國和東南亞傳道團的監理」。所以當年殷弘緒神父其實是向直屬上級通訊彙報。並非向會計領取工業間諜津貼。

1712年9月1日寄自饒州的第一封信寫的是關於景德鎮製瓷工藝,在寄扺法國後,隨即發表在耶穌會1716年的會刊上《Journal des Savants》中。又被法國神父漢學家杜赫德 (Jean-Baptiste du Halde 1674-1743) 收入他編著的《耶穌會士中國書簡集》第二卷;與及1735年出版的《中華帝國全志》(Description de la Chine) 。後來法國啟蒙思想家狄德羅 (Denis Diderot 1713-1784) 在1751年出版的《百科全書》(Encyclopédie, ou dictionnaire raisonné des sciences, des arts et des métiers) 和法國藝術評論家格羅西 (Jean-Baptiste Gabriel Alexandre Grosier 1743-1823) 在1788年出版的《中國概況》,也收錄了殷弘緒有關中國瓷器的書簡。   

杜赫德《中華帝國全志》(左) 狄德羅《百科全書》(中) 格羅西《中國概況》(右)

漢學家杜赫德神父雖然終身未曾到過中國,但他介紹中國歷史和文化的《中華帝國全志》被譽為十八世紀「法國漢學三大奠基作」之一,(其餘兩本為杜赫德的《耶穌會士通信集》及錢德明神父 (Jean-Joseph-Marie Amiot 1718-1793) 的《中華雜纂》 Mémoires concernant l’histoire, les sciences, les arts, les moeurs, les usages, etc.des Chinois, par les missionnaires de Pekin) 。該書轟動歐洲。有英、法、德、俄版本。殷弘緒的信在歐洲還被多次被引用及轉載,尤其1757年出版在歐洲極具影響力的《世界貿易和商業辭典》(Universal Dictionary of Trade and Commerce ) 也有轉載。如此說來,段弘緒不單沒有盜竊秘密,反而在推廣中華文化,弘揚我中華國威,發展歐洲漢學等多方面都有貢獻,應記一功。岔一句話,錢德明神父在北京住了四十三年,通滿、漢語,學識淵博,乾隆對他非常信任。他一生中搜集有關中國的資料 (從法文書名已得知包括歷史、科學、藝術、風俗、人情) 和發表有關中國的專著應為眾教士之冠,唯迄今無人批評他是情報員或間諜。再者:網上流傳眾多有關殷弘緒的文章,所引用的殷弘緒肖像都錯了,其實本尊是錢德明神父;馮京作馬涼,瓷友明察。

錢德明像及他的《中華雜纂》

原圖:作者提供(頂圖為1754年范尚窰 (Vincenne) 描金藍釉碗)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