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前的今天,日軍的鐵蹄踏進了南京城,史上最慘烈的一場大屠殺由此展開。六星期城內連續不斷的慘叫嚎哭屍橫遍野,至少三十萬軍民被日軍屠殺,無數婦女慘遭強暴,這是中國歷史上最痛的一段傷痕。
所以 ,今日的暴徒,請別亂套「屠殺」、「屠城」這些字,你們吃幾口催淚煙就收工去吃日式放題,這種所謂「亂世」,簡直污辱了先賢,對不起死者。
上一代老人家,因為經歷過日軍侵華戰亂,不少人對日本仍恨之入骨,那代人,好多都是打死不踏進日本國。隨着年月飛逝,更隨着歷史書的洗擦 ,「南京大屠殺」在香港年輕人心中只成了一道考試題,記着日子時間死多少人,就完了。
幾年前我寫過一篇小文,揭示香港中學中史教科書出現的問題,就是南京大屠殺這段「國仇」,初中的中史書只用了75字就講完事件,反而大躍進、文革那段「家恨」,則用了18頁來解說,於是大家就會明白,為什麼今日香港年輕人舉着英美日國旗一點都不臉紅。
問題 ,不單源於這代孩子有沒有唸中國歷史,更重要,是他們讀的是什麼內容的國史。
香港的教育出事了,這點人人都會認同,但哪裏出事?出什麼事?卻是言人人殊。好多人歸咎通識科,無可否認,那是禍首,但一科可以毀掉一代人嗎?事情當然沒那麼簡單。
回歸後的教育改革,除了取消中國歷史為必修科、加入通識為DSE必考科目,其實 ,還有很多去中國化、拔中國根的行徑,譬如 ,中國文學不再是學生必讀科目,又譬如,中國語文的文憑試取消了範文考核。於是 ,中文科再沒有欣賞作品這回事,學生天天在做一大堆閱讀理解訓練,而那些讓孩子「閱讀」及「理解」的文章,沒有統一範圍,於是作品良莠不齊,有《世說新語》的故事,也有陶傑的文章。
雖然好多學校的中文科仍會保留範文教學,但因為不考試,自然教得沒那麼給力,也盡量挑一些學生易理解的現代散文來教。我好記得,我看過女兒教科書上有一課被老師列為「略過不教」的,叫做 《滿江紅》, 我驚訝 ,這首詞於中國人來說,等如英國人唸莎士比亞的「To be or not tobe」,不可能不會唸的,而老師,卻選擇了不教。
沒有了滿江紅、沒有了阿Q正傳 、沒有了南京大屠殺......沒有了中國人的養分,難怪 ,這一代,沒了根、沒了情 、更沒了家國。
原載:大公報
http://www.takungpao.com.hk/news/232109/2019/1213/390121.html
原圖:大公報
http://www.takungpao.com.hk/hongkong/text/2019/0716/320343.html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